保持均衡飲食 有助延緩衰老 

【記者曾璟瑜台北報導】自古以來,追求健康、年輕與長壽一直是人類非常嚮往的,更有許多皇帝夢想著要「長生不老」。雖然人類不可能逃離死亡,但隨著科學的進步,「延緩衰老」及「預防疾病」的確是有可能做到的,其中飲食和日常生活習慣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月12日邀請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宋晏仁教授主講『均衡健康・快樂生活』,宋晏仁教授以其多年從事均衡健康的研究、醫療及教學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目前已知造成老化的原因很多,而最有名的就是「自由基老化理論」。自由基是帶有一個不成對電子的分子或原子團,它相當不穩定,會到處搶奪別人的電子,而被搶奪電子的受害者自己也變成了自由基,就這樣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然而,自由基也不一定都是壞人,適量的自由基在體內會參與許多的生理機能,例如:在免疫系統中有助於殺菌、在血管內皮中調控血管收縮與血壓。人體本身也有 「抗氧化」的防禦機制,有助於清除自由基,減少自由基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但隨著飲食習慣越來越精製化,攝取過多的加工食品使我們無法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抗氧化營養素,加上環境污染日漸加劇、身邊充斥著3C及電器用品、過多壓力及慢性發炎…等問題使得體內自由基大量產生,在這樣產生與清除的蹺蹺板嚴重失衡下,過多的自由基開始攻擊DNA、細胞和組織,最後導致老化和慢性病的產生。
因此,若想要延緩衰老和預防疾病,可以從「減少自由基產生」和「加強抗氧化力」這兩方面來著手。想要延緩衰老和預防疾病,營養均衡是必要條件,營養充足了人體自然可以產生良好的抗氧化防禦機制。有些人因為飲食無法均衡所以選擇額外補充「抗氧化劑」保健食品,但有些研究發現補充「單方高劑量」的抗氧化劑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可能會導致整體的抗氧化網絡失衡反而更容易促氧化。
Donna建議,抗氧化劑最好以「多元化複方」的方式來做補充,因為各種營養素之間互相有協同的加乘作用,也可以節省某些營養素使它們再被利用,因此選擇「低劑量複方」會比「單方高劑量」來得更好。
並且建議選擇「天然來源」的抗氧化劑,例如:各種彩虹顏色蔬果的萃取物,天然食物當中不會只有單一成分,就像櫻桃裡面除了有維他命C之外還含有花青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植化素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其他成分的協同作用下,天然來源的抗氧化劑吸收利用率會比合成抗氧化劑來得更好。研究證實,乳清可以提升人體抗氧化物穀胱甘肽(GSH)的存量,而穀胱甘肽可以增加端粒的完整性。端粒是每個細胞中染色體末端的一段特殊DNA序列,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縮短。研究人員推測,端粒縮短是因為遭到自由基的破壞,自由基是造成DNA突變的一種因素。研究證實,在細胞分裂時,若有突變發生,端粒會損壞得更嚴重。而有氧化壓力方面疾病的人(如癌症病人和愛滋病患者),其體內的GSH存量都很低。而且,當患者的穀胱甘肽變少時,病情就會加重。你無法從天然食物中直接吃到穀胱甘肽這種化合物,它是人體細胞利用胺基酸、甘氨酸、谷氨酸和胱氨酸等前體製造出來的。們確實可以從飲食中補充穀胱甘肽。就是乳清蛋白!要提升和保持穀胱甘肽存量的最佳方法,就是多攝取高「含硫胺基酸」的食物(如動物性食物和雞蛋),它是人體細胞合成穀胱甘肽的必須原料。但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吃乳清蛋白。但並非所有的乳清蛋白都有效果,必須是以高品質的有機草飼牛奶仔細加工製成的產品,才能保存這些脆弱的胺基酸前體。很多人都不知道掌控好胰島素有多重要,但胰島素絕對是老化的一大推手。所幸,你只要在日常飲食中少吃精緻穀類和糖,就能把胰島素一直保持在健康狀態。掌握這一關鍵祕訣,加上攝取均衡的營養素及抗老化的天然食物,就能大幅提升你的健康與壽命。制定一套完整的運動計劃也很重要,因為這是從生活中改善胰島素受體敏感度、控制好胰島素的非常好的方法。
小檔案:
宋晏仁教授為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為美國康乃爾大學免疫毒理學博士,曾任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衛生署副署長、陽明大學副校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特約主治醫師、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等職;現任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任,專長於家庭醫學、肥胖症、抗衰老、營養與代謝醫學等領域,具有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安寧緩和專科醫師、肥胖醫學/肥胖症專科醫師、美國抗衰老再生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體適能健身 C 級指導員教練等證照。2

 

 

資訊爆炸時代會讓你上癮的不只毒品

【記者曾璟瑜台北報導】有些民眾每天都要喝上幾杯酒,覺得喝酒能幫助放鬆,但久而久之喝酒的量與時間便越來越多,導致每天醉茫茫,此時就必須注意是否有酒精成癮的問題,事實上,不只酒精會有成癮的問題,像是服用安非他命等毒品,也容易有上癮的情形。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月12日邀請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段永章醫師主講『成癮防治・心理健康』,段永章醫師以其多年從事精神醫療、研究及服務的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所謂上癮指不斷重複某種行為,而這種行為很難停下,現代心理學將上癮分為生理和心理上兩種。生理性的多是由於物質性的某些東西對人生理產生的強迫重複性行為。例如毒品、菸酒等,由於化學作用,他們進入人體後會刺激感官及神經,令人產生愉悅、亢奮的感覺,有很大的依賴性,如果停止攝入這類物質,人就會出現各類不舒服的感覺。心理性的上癮會由生理上的刺激引起。例如發生生理性上癮之後,人們的精神和情緒會受到相應的控制,對於導致上癮的物質產生極大的依賴性。如果停止攝入,人的內心會產生空虛、無所適從的感覺。心理學家指出,心理上的癮是獨立出現的,一些能夠讓人產生愉悅、快感、滿足感的事情就會讓人產生依賴,而脫離的時候的空大家都知道吸毒的危害,有人認為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自制力怎麼會控制不住呢?其實這就是毒品的危害性,毒品會讓人從心理和生理上都難以脫離。吸毒成癮後如果脫離毒品人體會出現身體疼痛難忍,而吸毒後得到的快感是非常極致的。人們會上癮,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人們對於某些感覺、某些情緒太過追求一些極端的體驗。有一些人因為想要刺激、有一些人因為厭倦生活、有一些人因為想要更大的滿足、有一些人因為想要更多的快感,才會去碰一些上癮的東西。現今的社會中,一旦某個社群媒體或是網路通訊出現異常時,有些人隨即陷入焦躁、易怒、沮喪、心神不寧等狀況。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自己可能罹患了現在家族聚餐中,人手一機,低頭滑手機,現場互動少!交談更少!於是匆匆用完餐後,趕快散場,大家各忙各的。隨著網路愈來愈普及化,人們可以透過網路獲得想要的資訊,對生活帶來了方便性。然而有些人太沉迷於網路世界造成生活作息混亂,甚至危害健康。在許多國家,網路成癮已經被視為是最重要的健康議題,甚至被認為是一種心理疾病。簡而言之,網路成癮是指過度使用網路後,進而影響日常生活例如學業退步、睡眠變少、興趣範圍變窄、飲食習慣改變、人際關係改變等等,進而對網路產生心理依賴,然後不斷的增加上網時間且離線後會產生焦慮或憂鬱等戒斷症狀。
八項標準
1. 只專注於網路上的活動,即使離線仍想著上網的情形。2. 就算花了很多時間在線上仍無法得到滿足。3. 無法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4. 若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容易發脾氣且感到沮喪。5. 在網上所花費的時間比預期來得久。6. 為了上網,寧可喪失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7. 為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8. 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情緒而上網當人長時間沉迷於上網後,易造成時間管理失當、作息不定,遂而耽誤工作、學業,進而影響正常生活,甚至讓出現身體不適症狀,例如:眼睛酸、視力減退、頭痛、肩膀酸痛、睡眠不足、胃腸不適等問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是生活的一部分並非全部。上網者必須有正確的思想做主導,強調合理、且能自我控制的上網時間,才不會陷於其中而不自知。擺脫網路的控制,全家、學校、社會一起來,形成一股風氣後將會提升整體正面力量。
小檔案:
段永章醫師為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曾任臺北市立療養院住院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總醫師、衛生署玉里醫院主治醫師、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科主任等職,現任安興精神科診所院長、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專長於精神官能症、失眠、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失智症、慢性精神病、成人精神醫學、藥物濫用與依賴、酒精成癮等領域。1

法扶助弱勢族群 提供所需訴訟資源

【記者曾璟瑜台北報導】一個人在荒島生活,是不可能產生紛爭的(跟大自然搏鬥算嗎?);但是兩個人以上的群體生活,因為價值觀、意識型態等種種的不同,紛爭似乎總是免不了,從兩個小孩子互爭玩具到成年之後互爭金錢(如遺產),甚至為了情或錢,不惜以另一個人的生命作為代價。為了處理這些紛爭,原則上,國家採行了訴訟制度,以公權力介入之方式,代當事人定紛止爭,避免當事人透過自力救濟的方式自行解決紛爭,導致紛爭擴大。但是當事人在提起訴訟之前,通常會因為對司法的刻板印象,擔心是否會「有錢判生,沒錢判死」?擔心法律是否真的是「有錢人的專利」以及「窮人的夢魘」?因而不敢勇於興訟。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月11日邀請法律援助委員會召集人何春源律師主講『道德法律・全民效法』,何春源律師將其多年擔任司法界公職、民間律師及人民團體領袖的服務經驗與背景來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原告、上訴人如果沒有能力負擔訴訟費用,此時該如何?為了使沒有資力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亦能夠接近法院,充分實現他們在憲法上受保障的基本權,利用民事訴訟程序解決私權上之紛爭,民事訴訟法第107條至第115條設有訴訟救助之規定。如果法院裁定准許訴訟救助,所得到的效果是,可以暫時免徵「裁判費及其他應預納之訴訟費用」等等。即使有「訴訟救助」之規定,但實際上的情形是,當事人可能不知道有這些規定,即便知悉有此規定,也可能不知道如何聲請,即便聲請並提出低收入戶之證明,或者可能因為「低收入戶」不等同於「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而遭法院裁定駁回其訴訟救助之聲請。再從訴訟中證據資料的取得與保全來看,一般人民並無檢察官手中強制處分之權力,在主張權利的過程中,若需舉證證明權利存在,抑或主張他造之權利已消滅,也可能因為不知如何向法院聲請調查證據,而無法維護其權利。而以書狀向法院聲請調查證據或保全證據時,為了便利並使法院有意願調查,往往必須將該證據與待證事實間之關係(聲請調查之理由、關聯性與必要性)說明的愈詳細愈好。但是一般沒有法律專業知識之人民,又如何能夠清楚的知悉並表達其意思於法院,顯屬無法強求。此時,如果可以有律師協助代理訴訟,相對而言,理應更能保障人民權利。
雖然各地之法院、檢察署或有免費訴訟諮詢,然而不可能像委任律師處理一般,對事件(或案件)具有一定之熟悉度;公設辯護人也只在刑事訴訟中出現(從民國90年以後即未再招考)。委任律師也必須支付律師費用做為報酬。以臺北律師公會章程第29條之規定為例,案情之討論為每小時新臺幣8000元以下,案情複雜或特殊等情形,得酌增至1萬2000元;出庭費新臺幣每次2萬元以下;若聘請律師辦理民事、刑事或行政訴訟,「每審」收受酬金總額宜為新臺幣50萬元以下。「使用者付費」絕對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律師受當事人委任提供法律上專業之協助,進而收受委任報酬,當然是無庸置疑、理所當然的事;但這筆費用對於社會上的弱勢族群而言還是無力負擔。雖然訴訟費用依法應由法院裁定「敗訴」者負擔,但由於我國僅如上訴最高法院(俗稱「第三審」)或行政訴訟有強制律師代理制度,如果是一般民事訴訟的一、二審,或是刑事訴訟的被害人委任告訴代理人的情況,因為並沒有法律規定一定要律師代理,所以民眾自行花錢請律師的費用,並不會被認為是訴訟費用的一部分。最後也就還是必須要由委任律師的民眾自行負擔,無法由敗訴的一方負擔。綜上可知,訴訟費用、律師委任費用、其他必要費用的支出,再加上各種制度之間在整合上欠缺一定之基礎,將使得經濟弱勢者再次因為制度上的設計,被司法拒絕,而成為未受協助的一群社會邊緣人。在民間團體(如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臺灣人權促進會)、法界及學界人士之多方奔走及司法院之支持下,《法律扶助法》在2004年總統公布。《法律扶助法》第1條即規定:「為保障人民權益,對於無資力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受到法律適當保護者,提供必要之法律扶助,特制定本法。」《法律扶助法》第5條第2項並規定,為實現本法之立法目的,應成立「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以下簡稱法扶會)。法扶會由司法院編列預算捐助成立,是我國第一個以「為經濟上的弱勢者支付訴訟費用及律師報酬,提供法律扶助」為宗旨,由政府捐助設立的私法人組織,也是我國第一個公辦民營的法律扶助機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是民辦民營,且僅受理消費者訴訟)。法扶會於2004年4月22日完成法人設立登記,並於2004年7月1日正式開始受理民眾申請法律扶助。成立至今,共設有21個分會為處於經濟弱勢的民眾服務。法扶會的重要扶助之一,便是派遣律師協助民眾打官司。而法律扶助律師分為「一般扶助律師」與「專職律師」,一般扶助律師多在外自行開設或受僱於律師事務所,負責事務所案件之餘,也接受法扶會個案委託,多負責刑事、民事、家事及行政案件。專職律師則任職於法扶會內,辦理死刑辯護、環境訴訟等具重大性、公益性案例。依現行法律扶助法的規定,法律扶助,包括下列事項:一、訴訟、非訟、仲裁及其他事件之代理、辯護或輔佐;二、調解、和解之代理;三、法律文件撰擬;四、法律諮詢;五、其他法律事務上必要之服務及費用等等。簡而言之,民眾最容易使用的包括下列二者:現行法律諮詢是「不用先審查資力」的。最簡單可以透過電話法律諮詢:直撥412-8518(手機請加02)。也可以採用視訊法律諮詢、與律師面對面法律諮詢,這部分採預約制度,必須事先預約,您可以採用電話預約,一樣直撥412-8518(手機加02);或是網路預約 如果民眾有訴訟、仲裁或是和解調解等法律事務,提出申請,審查後如果通過法律扶助申請,就可以由法扶會指派律師協助代理,且由法扶會支付律師報酬,毋庸由民眾自行負擔律師報酬。
小檔案:
何春源律師為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法學士、中國文化大學法學碩士、司法官訓練所結業,曾赴美國馬歇爾大學法學院進修;曾任台北地方法院檢察官、法官、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法官、台北市高雄縣同鄉會理事長、國際扶輪社台北南區社長等職;現任何春源律師事務所主持。3

西方哲學權威:《易經》在中國兩千年來的地位,只有《吠陀》與《聖經》可以相比

【記者曾璟瑜台北報導】為中華文化的精粹,乃五經之首,作為中國文化的主幹《易經》的發展橫貫數千年,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文化特質。洪鈞培文教基金會5月11日邀請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暨咸臨書院山長劉君祖老師主講『易經文化・開創未來』,劉君祖老師以其豐富的研究、傳道與服務經驗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易經》為群經之首,以「簡易」、「變易」、「不易」之理,概括宇宙人生的基本法則,對文化的影響至為深遠;從政治到民間生活習俗等,也都受到《易經》深刻啟發,堪稱一部具長期觀察、預測功能的動態生命智慧。即便到了21世紀,易學的研究與實踐,也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個人、家庭、工作、社會、世界將會如何波動變化?人們該如何自處?現在國際局勢動盪,乃至人類經年自負霸淩大自然後,大自然反撲現象影響人類生存日劇,身處於波動變化日益難測的世界,這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對個人安身立命、家庭親情、工作事業,及預測未來等都是最佳指引。這些年來台灣的情況整個大變,本來本土化是必然的,第一代的外省人,到第二代的外省人,到第三代的外,逐漸「土斷」了,第一個認同一定是台灣,尤其是兩岸分隔那麼久,所以對中國的理解跟感情都是從課本來的;李登輝從課本著手「去中國化」。第一步就是以皇民台獨史觀撰寫國中的「認識台灣」課本,然後就是修改高中歷史課本大綱與中文課本,壓縮中國史,增加台灣史的分量,正當化日本殖民統治。現在這個新課綱、新課本成長的人,他們把中國當外國。
儒釋道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儒釋道所蘊含的哲學道理來源於《易經》,道家老子的“道”,正是易學裡的“一陰一陽謂之道”的具體闡述,是易學中“散而為器,生成萬物,故萬物之中皆有道”的昇華,是《易經》之無極;儒家的“中庸”是《易經》中的持中守正哲學思想的體現;孔子“一以貫之”的“一”,就是《易經》中太極,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其實就是易卦裡所揭示的天道的固有品格,佛教中的禪宗的“明心見性”與《易經》的“天人合一”及“天心合一”的哲學理念異曲同工,而易經的“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乃重疊為六十四卦與佛法所說唯識緣起世界眾生的道理基本一樣,由此可見中國文化的每一細微支流都與易學有關。
易經的哲學思想千百年來一直是指導中國人思維和行為的準則。從空間上的百姓民居、皇家建築及城市的設計,從時間上的四季劃分到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的認定,從人文上的中國人起名和禮法的規定及尊卑次序的安排,從婚姻的選配到交友的取捨等等,都是《易經》陰陽對稱、陰陽統一和諧的哲學思想實踐。我國古代的許多朝代名、年號等很多都源自《易經》。漢武帝年號“建元”,西晉司馬炎年號“咸甯”,隋煬帝年號“大業”,唐玄宗年號“貞觀”,唐高宗年號“鹹亨”等,全都選自《易經》。蒙古元世祖忽必烈改國號為“元”,即採納漢族官員的建議,依據《易經》的“大哉乾元”而定。就連日本的年號都源於中國的《易經》,日本的年號“明治”,即出自《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一語。在浩如煙渺的中國文辭語彙中,許多都源于《易經》。如成語: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群龍無首、大有作為、不三不四、無妄之災、虎視眈眈,九五之尊、革故鼎新、不速之客、三陽開泰、文過飾非、天地玄黃、謙謙君子、立竿見影、殊途同歸、否極泰來、樂天知命、洗心革面、正大光明、物極必反和防微杜漸等都出自《易經》的易理滲透于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面,滲透於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於中國人來說,《易經》不只是一部預測學著作,同時更是一部關於宇宙、天地、人世萬物的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的宏大而深邃的理論巨著。但是數千年來,中國人卻日用而不知,天天生活在易理中,但卻對它置若罔聞。牆外開花牆內香,在對《易經》遺忘很久的中國人之所以喚起對《易經》的記憶和易經熱,還得感謝西方社會對東方智慧的推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東方傳統文化中的直覺主義和神秘主義,引起了西方人極大的興趣。西方的哲學權威們認為:《易經》在中國兩千年來的地位,只有其他文化中的《吠陀》與《聖經》可以相比。於是有許多西方學者研究中國的《易經》,有許多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易經》學科。這種現象不得不讓中國人汗顏。美國著名管理學者彼得寫了一本名為《第五項修煉》的書,在全世界暢銷。中國人認為是國外的新思潮、新方法,作為上乘的禮物送人,其實講的就是《易經》的整合思維方式在企業中的應用。我們離傳統太遠了,我們應該反思,應該覺醒。《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根基。如果說傳統文化是一棵生長了數千年的大樹,《易經》就是這棵大樹的根本,同時也是這棵大樹的主幹。中華文明之所以歷數千年而枝繁葉茂,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有《易經》所揭示的哲理在不斷地為它輸送著養分。數千年來,在歷史的暴風驟雨與時代飄搖中,《易經》歷經風吹雨打,卻穩穩當當地走到今天,也必走向未來,而且會以其博大精深的哲理影響全世界。
小檔案:
劉君祖老師為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就讀研究所期間進入奉元書院親炙愛新覺羅.毓鋆老師講學,啟迪中國古典經學的深厚興趣,從尚書洪範到四書、春秋、易經等中國傳統經典,毓老師的啟蒙奠定了日後研修傳承易經思想之志業基礎。「毓門弟子素其位」,毓老師風– 不易乎是,不成乎名,遯世無悶,潛龍之德深深影響劉君祖老師講學論道治經傳易的生命情調。平素精研儒家學說,在傳統經典中注疏現代精神,如《人物志》、《春秋繁露》、《開物成務–中國的工程》等書。尤其深修易經,往往將難解易理,以生活實例佐證解讀。深受易經繫辭中「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精神之感召,將易經義理付諸實踐,「唯變所適,至誠如神,敬慎不敗」,終生信受奉行,透過實踐修為凝煉人生閱歷與生命智慧。劉老師現任中華奉元學會理事長暨咸臨書院山長,與易經研究相關之著作等身,講學與論述廣受各界推崇4

豁然坦蕩之心 郁慕明講人生哲理

【記者曾璟瑜台北 報導】鮮少在螢幕前露面的郁慕明日前受鴻鈞培文教基金會邀請,講述自己80年的人生經歷,凡事坦蕩表現,不管喜怒哀樂都忠於自己,才能擁有快樂人生。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4月13日邀請新黨郁慕明主席主講『解剖人生。全民效法』,郁慕明以多年擔任地方及中央民意代表、民間團體領袖服務的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 身著西裝,舉止儒雅。郁慕明侃侃而談,邏輯清晰,言語生動,充滿活力,讓人完全感覺不出他是一個已過古稀之年的老者。 回首往事,放眼未來。郁慕明把自己的人生概括為四個階段:教書育人18年,專心從政18年,經商兼政18年,獻身公益18年。 民國36年郁慕明的父親郁元英到台灣參加一個博覽會,本來是要帶二兒子同行,卻因為臨出門時兒子的書包還未收拾好,教子甚嚴的郁元英一氣之下改帶小兒子郁慕明赴台。結果,蔣介石集團隨即敗退台灣,郁氏父子只得在台灣呆了下來,誰知這一呆就是50多年。郁慕明感慨說,他來台灣「真是陰差陽錯」。
民國58年郁慕明獲得台灣國防醫學院碩士學位,民國60年被台灣當局選派赴美國加州大學學習,回台後擔任國防醫學院教授,做老師的時候,用語幽默的郁慕明深受學生的喜愛,他能把枯燥的解剖學講得十分有趣。1980年被評為台灣十大傑出青年。郁慕明年輕時很愛玩,經常去健身房練健美、舉重,放了假則穿著大喇叭褲辦舞會、四處約人看電影,前衛的作風讓好多老師頗感頭疼。
人生是由很多的偶然構成的,郁慕明認為相信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所以非常珍惜人生。
「我有同父同母17個兄弟姐妹,我排行17。我媽媽當初是不想生我的,做了很多運動,但是最終我還是出生了。所以我説,我的人生是因為機緣而出現的。」郁慕明喜歡思考。別人看球賽,看了就看了,可是他不同,他還要去思考,並聯想到新黨的未來。政黨的經營、政黨的運作跟足球賽一樣,不能只會攻,也不能只會守,要懂得在守的策略之下,一旦發現對方的缺口就要迅速出擊,做到「劍一齣鞘,必然見效」。郁慕明説。郁慕明看報紙,連廣告也不會放過。最近,他看到報上車牌拍賣的廣告,發現數字不同,價格就相差很大。「連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都有不同的命運,更何況人生呢?所以,雖然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但平等不等於結果一樣,我們不能小看自己。」郁慕明非常感慨地説。40歲時,郁慕明在當時的政戰部主任王升的支持下參加台北市議員競選,結果一鳴驚人,以最高票當選,自此開始了從政生涯。當年與郁慕明一起當選、從此步入政壇的新人還有趙少康、陳水扁和謝長廷等人,郁慕明自此開始了與陳、謝的較量。郁慕明能言善辯、頭腦冷靜,很快就在市議會裡脫穎而出,擔任議會黨團書記等職。但他很快就面臨著一大考驗,由於終日坐鎮議場、煙不離手,他的身體狀況不斷惡化,患上了膀胱癌。面對疾病,郁慕明坦然以對,仍是不停地四處奔走,幸而手術成功,他的身體又逐漸恢復了健康。
手術後已過30個年頭。談及這段經歷時,郁慕明顯得異常的平靜,「膀胱癌是我自己的判斷,然後自己開車去醫院進行確診。給我動手術的主治醫師是我的學生,手術很成功。」郁慕明説,「當醫院確診我得了膀胱癌後,我的家人很緊張,但是我很坦然,反正得了就是得了,最重要是要有力量去克服它,有心態去開闊它。」1985年,郁慕明再次高票當選台北市議員,此後他連續三次當選立委。進入立法院的郁慕明將強勢問政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1990年4月6日凌晨,立法院開始審查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就在前一天,郁慕明92歲的父親剛去世,一夜未曾合眼的他忍著悲痛堅持赴立法院推動法案通過。7日凌晨法案終於過關,郁慕明走出會場時贏得了國民黨老兵們的一片掌聲,而他自己也淚流滿面。 郁慕明説,「我喜歡管閒事,喜歡服務,所以選擇去做民意代表,這是我的性格決定的。」1999年,郁慕明離開政壇轉戰商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從來不碰電腦的郁慕明,竟然做起了台灣亞洲醫藥網的掌門人,而且網站做得很好,點擊率很高,還得了獎。郁慕明認為,一個領導或者一個政黨要有三個「明」。第一自知之明。第二先見之明。第三識人之明。「我一直把三個明擺在我的座右銘裏面。」郁慕明退出中國國民黨,但是,直到現在他還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中國國民黨黨員。「我退出來是我比較性格,別人看不到的我看到了,人家不敢講的我講了。」郁慕明説。「人千萬不要沒有自知之明,以為自己了不起,賺了很多錢,官做了很大,做人要了解,人和人之間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但是人和人之間的平等,不等於結果一樣,不會一樣,因為每個人的命運不一樣。每個人應該坦然的去接納這一切。 」
小檔案:
郁慕明主席畢業於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為國防醫學院生物形態學研究所碩士,曾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解剖學系進修;曾任第四、五屆臺北市議員、第一、二、三屆立法委員、反共愛國聯盟副主席、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常務董事、新黨發起人、臺北銀行常務董事、新黨秘書長等職;現任新黨主席。1.JPG

從食物建構世界史 扭轉世界文明的飲食革命

【記者曾璟瑜台北 報導】近代以來,歐洲一直以霸權的姿態活躍於國際舞台,二十世紀以後,雖然西歐逐漸沒落,但美國繼之而起,指導世界各個角落的民主與自由體制,儼然是仲裁者或「世界警察」。許多國家也願意伏低做小,換取保護或一些經濟利益,無疑承認歐美白種人高人一等。但歷史發展的軌跡卻是:十五世紀以前,歐洲文化相對落後於亞洲或拉丁美洲。十一世紀時,中國為大宋朝,南美洲是印加王朝一枝獨秀,印度各地則由不同王朝統治,都發展出高度文明。阿拉伯的法提瑪王朝控制地中海各地,不斷挑戰以東地中海為基地的羅馬帝國。十一世紀起,歐洲人逐漸接觸東方文化時,驚喜莫名,就如孫猴兒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遇到須菩提祖師一般。此後,歐洲不斷從東方學習知識,增長見聞。洪鈞培文教基金會4月13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周惠民教授主講,『建構歷史?開創未來』周惠民教授以豐富的教學與服務經驗分享心得,聽眾獲益良多。在人類歷史中,食物是許多重大改變的背後主因:社會改革、政治改組、土地競爭、工業發展、軍事衝突,以及經濟擴張。這本生動的作品,就是在告訴大家,因為食物而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如何改變和塑造我們今日的社會和其遊戲規則。人類史上各地區的第一個文明──如在近東以裸麥和小麥為主食、在亞洲以稻米為主食,還有在美洲以玉米和馬鈴薯為主食的文明──都是因農業而建立。相較於漁獵-採集者的平等制度,為何農業會讓人類建立起如此結構嚴謹、社會階級分明的制度?作者認為,這一切都和經濟有關。無論古代或現代,食物對於歷史進程的影響力,一樣強大。
英國之所以能跨越農業的門檻開創工業革命,是因為大量的進口食物供應了人民勞動所需的燃料。拿破崙的興起和失敗,其實和他是否能餵飽軍隊有非常大的關係。在二十世紀,共產黨的領袖把食物當成意識型態武器,在蘇聯和中國造成數百萬人餓死的慘劇。而今日,我們在超級市場看到的食物,則讓我們和貿易、社會發展、環保、科技等全球議題連結在一起。要探索食物在歷史進程里的作用,首先要從了解狩獵採集時期的食物開始。接下來,我們要看到農耕的開始和當時農民吃的東西。然後進入中世紀,從城市和文明社會的產生看各地的飲食文化。探險的時代是食品加速發展的時期,首先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世界上打開了貿易渠道,接著荷蘭和英國也加入。不久,通商網絡和世界金融體系發達起來,在歐洲建立了帝國,極大地影響著世界歷史。歐洲將新世界殖民化,對紮根於新世界固有的文化和固有文化的食物產生破壞性的影響。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美國於20世紀上升成為世界第一大國。因而,我們才能夠到達當今工業化、脫工業化的世界——這個在超市里排列著方便食品和品牌名字的社會。有像麵包、馬鈴薯那樣改變世界歷史的,也有影響不那麼大的。例如澳大利亞的國民點心安莎克餅乾,對我們來說也許很陌生,但對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人來說,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士兵們的食物。食物和飲料的歷史關係密切,有時很難分離開來研究。舉個將紅茶和砂糖帶到歐洲交易的例子,18世紀發展起來的紅茶交易網和砂糖交易網,合起來一起研究會更好理解,因為紅茶對歷史的巨大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另外,16世紀的歐洲,無論男女老少都是喝啤酒或紅酒解渴,從早到晚處於微醺狀態,此即當時歐洲社會的寫照。巧克力便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傳入歐洲,成為飲品的新寵。
歐洲不產蔗糖,甜味主要來源是蜂蜜,高溫時不易感覺甜味,沒有蔗糖可口,產量有限,價格又高,卻無其他選擇。十一世紀以後,歐洲人從東方進口各種香料,蔗糖也進入歐洲,此後,歐洲貴族才知道甜美的滋味。蔗糖經過長途運輸,價錢可比黃金,王公貴族和富商才能享受,甜食可算是一種身分象徵。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 1491-1547)、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Karl V, 1500-1558)都極喜蔗糖,卡爾連喝雞湯都可以攙糖。當義大利商人緊控貨源時,其他地區希望另謀通路,伊比利半島地區與阿拉伯接觸較多,學習許多海洋知識,計畫從海上另覓商路,並成功抵達美洲與亞洲。這些歐洲航海者的行徑相當強橫,掂量自身實力,可以占領、掠奪,並不手軟,否則也願意花錢購買,反正利潤豐厚。當然,豐厚的利潤之後,藏有許多風險,疾病、風暴隨時可能讓人葬身異鄉。拉丁美洲最先遭到自稱「征服者」(Conquistadores)的西班牙軍人與探險家荼毒。他們帶來的病菌,造成人口極大消耗。後來為了種植甘蔗,又擄掠大量非洲青年,移入美洲,改變了拉丁美洲地區的人種樣貌。
西班牙商人發財的故事讓其他地區也躍躍欲試,尼德蘭、英格蘭人前仆後繼,與西班牙競爭航線、基地與利益。加上十六世紀歐洲發生的宗教衝突也滲透到其海外活動中。羅馬公教傳教士隨著西、葡兩國船隻前往世界各地,在拉丁美洲的傳教工作在「征服者」(Conquistador)的高壓之下,成果異常顯著。不過歐洲海外活動仍是以商業利益為主要著眼。工業化以前,農業還是最重要的生產方式。歐洲人發現,蒐購不如自行種植,就發展出「屯墾殖民」的辦法:找到適當地點,引進勞工、種子與工具,種植各種歐洲需要的經濟作物,送回歐洲。西印度群島、南亞,甚至台灣一度都是歐洲帝國主義者種植甘蔗的「屯墾殖民地」。除了甘蔗之外,咖啡、胡椒、豆蔻都是歐洲人喜歡的「經濟作物」。此外,西班牙的征服者還將馬鈴薯、玉米、番茄與辣椒等作物四處傳播,改變各地飲食習慣。現代的學者稱之為「哥倫布交換」(Columbian Exchange),認為帝國主義者有功於文明。
小檔案:
周惠民教授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西德佛萊堡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院長、輔仁大學全人教育學報編審委員、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主編等職,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著有專書 14 本及論文數十篇,曾榮獲國立政治大學資深優良教師、特聘教授、傑出服務教師獎、國科會甲種研究獎等榮譽。3.JPG

遠離焦慮 不再為小事抓狂

【記者曾璟瑜台北 報導】焦慮症 (anxiety disorders)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它和單純焦慮的情緒不同,焦慮症導致的不只是暫時性的緊張或害怕,或者是暫時性的心跳加速、手抖…等生理反應,在焦慮症的患者身上,焦慮的情緒可能不會淡去,甚至會惡化。對焦慮症的個案而言,他們面臨的不只是心理受到影響,身體也可能產生不適,甚至症狀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包含工作表現、學校成績,或者是人際關係,而且持續反覆很長一段時間。洪鈞培文教基金會4月14日邀請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主講「焦慮世代.心理健康」,潘怡如教授以多年從事精神醫療、教學及服務的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民眾獲益良多。台灣整體大環境充滿緊張壓力與競爭,有人曾經形容台灣是個容易讓人焦慮的地方,幾乎全體罹患「成就上癮症」,事事爭第一、愛拚才會贏。要扮演多重角色,且責任心強、追求完美的女性尤其容易比男性更會操心,承受更大的壓力,往往變得身心俱疲。不論國外或台灣的臨床報告都發現,焦慮或憂鬱症女性患者都遠高於男性。焦慮症常被個案自己誤會為甲狀腺機亢進或心臟有問題,同樣有雙手發抖、冒汗、容易緊張、失眠、體重減輕等甲狀腺機亢進症狀,也會出現胸痛、心跳急促、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病人常跑內分泌科、心臟科,也做許多檢查,結果檢驗數字正常,但這個「你沒病」的診斷,讓焦慮病人更焦慮,偏偏焦慮病人通常特別容易慮病,一點不舒服就立刻跑醫院,又找不出毛病。有焦慮症的朋友們,常常會有強烈的、過度的、持續的擔心與害怕,而且維持或反覆很長一段時間。有時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讓他們有這樣的感受。這些焦慮和害怕的感覺,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而且對有焦慮症的朋友們來說,這些感受是難以控制的,但旁人看起來,焦慮症個案的情緒與感受,是和實際的緊張與危險程度脫節,旁人可能會覺得「有這麼嚴重嗎?」,但沒錯,對於焦慮症的個案來說,這些感受都是真實的,而且真的有這麼嚴重。
廣泛性焦慮症會影響生活品質、人際關係,不僅病人自身,對家屬、醫師都會造成困擾。原因在於症狀多,像是睡眠障礙、心悸、胃脹、腸躁、頻尿,還會影響自主神經的肌肉系統,尤以肩頸緊繃、頭痛最常見,必須經常跑醫院做檢查;情緒上煩躁易怒,未妥善治療的話,長期下來會導致憂鬱症或恐慌症,帶來更大的問題。其實適當焦慮是健康的,是為了因應威脅或做好一件事的情緒反應,適度焦慮會轉化為發揮潛力,完成任務(例如考試或業績報告)的動力。但如果焦慮指數太高,反而成為身體功能的障礙,導致受自主神經作用的器官系統、交感神經機能亢進,心臟血管、呼吸、泌尿、呼吸系統都受影響,甚至演變為一種心理疾病。有些廣泛性焦慮症個案會併發一些自主神經異常的症狀,例如腸躁症、胃脹氣、心悸…等等,另外也可能併發憂鬱症、其他類型的恐慌…等問題。這些症狀其實對個案來說,時常反覆發生,也可能讓他們時常要跑醫院,如果沒有找到根本原因,就不一定能得到好的治療。目前焦慮症的常見治療方式,包含了心理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會由心理治療師協助個案,希望能在想法上控制焦慮,並在行為上放鬆身心。認知行為治療是目前認為對焦慮症相對有效的方式。這種療法的優點是沒有服藥的副作用,而且患者能夠學習到觀察並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的方法。缺點則是花費的時間和心力較長。
藥物雖然可能伴隨著副作用,但優點是效果通常比較快。目前有多種藥物可以使用在焦慮症的個案身上,來緩解個案的症狀。有些抗憂鬱劑對於焦慮症患者會有幫助,另外也有專門的抗焦慮藥物可使用。在某些患者焦慮嚴重的狀況下,醫師可能會開立鎮靜劑這類的藥物,但通常只是為了短期控制,不會長期使用。「你一定要安排你的整體生活壓力往下降,因為你有這種體質,很難承擔壓力太大的生活,如果整天生活慌忙就容易發作。」學會正向思考,一定要相信人世間的事情不是她所想的那麼負面,不要有罪惡感,這個環境這麼糟並非她造成的,不能控制的事如生老病死不要鑽牛角尖去想。規律的生活是紓解焦慮最根本的原則,因為任何需要花心力去調適改變的,都是壓力,一旦生活規律,則要應付的變化就會減少,焦慮可因而減少。造成每個人焦慮的原因都不一樣,程度不一樣,應對的方法也不同,包括自助、專業治療者、藥物的幫助等,原理都很簡單,但是練習要持之以恆才會有效。
小檔案:
潘怡如教授為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醫療經濟學博士,曾任台大醫院精神部專研醫師、行政院衛生署委辦全國自殺防治中心研究員、亞東紀念醫院明倫自殺防治中心主任、亞東紀念醫院日間照護中心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任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專長於憂鬱症、躁鬱症、焦慮、恐慌及強迫、自律神經失調、思覺失調症、認知失調症、失眠、嗜睡症、其他睡眠及行為問題、老人失智及其它行為問題。2.JPG

小中風症狀易輕忽 要保命防失智需知小中風徵兆

【記者曾璟瑜台北 報導】除了一般健檢,各醫院推出的自費健檢內容愈來愈多,腦神經/腦血管健檢即是其中之一。 訴求一天之內,針對中風、失智、頭痛頭暈、失眠、慢性疼痛等現代人常有的毛病,提供基本血液生化檢查、血管超音波檢查、腦部核磁共振掃描或腦部電腦斷層、腦波等檢查,最後並由神經專科醫師統整解釋,醫生還會套用公,提供預估十年內中風的風險。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4月14日邀請輔大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邱浩彰教授主講,「神經健康‧快樂生活」,邱浩彰教授以多年從事神經健康研究、疾病醫療及教學的經驗與背景分享心得,民眾獲益良多。
任何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中風尤其如此。傳統的健檢沒有包括腦部,也沒有腦神經專科醫師宣導預防中風的衛教,所以不乏有人做了健檢,沒什麼健康問題,但不久之後卻中風的例子,所以這幾年陸續有醫院推出腦血管、腦神經檢查,彌補不足。
尤其這幾年中風都是國人第三大死因,但仍有許多人即使膽固醇偏高,即使媒體常報導中風訊息,仍會抱著僥倖的心態;做這類檢查後,一旦看到自己的腦血管曾中風或阻塞,才知道問題嚴重。
另外,這類檢查可以幫助發現沒有症狀,以至於無法警覺的血管瘤或腦瘤,特別是有些血管瘤一破裂會造成蜘蛛膜下出血,因此喪命。
如果你預算有限,又想知道腦血管、腦神經的健康情況,假如沒有什麼症狀,要去做檢查,特別有意義的是彩色頸動脈超音波(血管有沒有硬化,有沒有狹窄)、影像學檢查(看血管瘤)。超音波自費才一千多元,影像學檢查自費需一萬元以上。其他的檢查,例如腦波檢查,在沒有什麼症狀下做檢查,特異性很低,檢查出來沒辦法給很好的判讀,幫助不大。腦幹聽覺誘發電位,也是特異性比較低,沒有症狀做檢查,意義不大。
檢查後的態度也很重要,檢查只是管控健康的工具而已,並不是檢查後就沒事了,如果查出有病,要努力好好預防、治療,不要讓它退步。例如,如果看到有血管狹窄,但被檢查的人如果沒有三高病史,醫生仍不會開藥,只會叮囑定期回診追蹤檢查,其他的就是飲食、運動等生活調節。即使是高血壓、糖尿病、或有心肌梗塞家族史的人,做一般健檢都可以涵蓋,不見得需要做額外的高階健檢。但如果做了檢查會讓人比較安心,他並不反對。另外,有些症狀應該及時警覺去看醫生,而不是做健檢。如果曾發生暫時性腦缺血,忽然一下子半邊無力,但幾分鐘或幾小時,或24小時之內好起來,就很容易中風,必須及早到醫院診斷、治療。另外,如突發劇烈頭痛、無力、講話困難、意識障礙,或任何行動困難,尤其半邊肢體無力或麻痹,也要趕快找神經專科醫師。 腦中風有兩種,一是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約佔17%,另種是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約佔83%。中風前兆,臨床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mini stroke),動脈供應腦部的血液循環突然阻塞,使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乏氧和養分,導致那個部位所司的功能暫時減退,一旦栓塞沖散或溶解,供血恢復正常,腦部的功能也會恢復。
小中風的症狀和腦中風一樣,只是持續的時間長短和嚴重的程度不同。小中風的症狀比較輕微,大多只持續5~20分鐘,而且會在24小時內恢復。超過24小時就稱為中風。 美國中風協會將小中風和腦中風的症狀分為五大項1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尤其是身體的單側;2.突然感到困惑,口齒不清,或聽不懂別人的話;3.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4.突然舉步困難,覺得昏眩,失去平衡或協調;5.突然不明原因的頭痛欲裂。小中風的症狀持續時間雖短,仍可能使部份腦細胞因供血受阻而壞死,造成腦部的部份功能永久受損。這種傷害有時很微細,不明顯,患者本身可能不會察覺,必須經過專家仔細檢查才能確定。 除了驗血和量血壓等一般檢查項目以外,心臟超音波和頸動脈超音波是診斷小中風的重要依據,如果需要進一步檢查,可以做磁振腦血管造影 小中風發作後恢復,並不表示危險性消失,如不即時接受妥善診療,可能會增加腦中風、心臟病發和死亡的危險性,因此國內有專家稱小中風為「隱形殺手」。小中風發作後的第一個月到第一年內要特別注意。據統計,一成小中風病患在發作後一年內出現嚴重腦中風;三成在五年內嚴重腦中風。發生腦中風時,合併其他心臟血管或周邊動脈問題的機率達60~70%;而當周邊動脈有問題時,心臟血管或腦血管出問題的機率達三分之二。 發作時間短,容易被忽略,國人極易疏忽。衛生署調查,65歲以上的人有11.6%,40~64歲的民眾有3.41%,疑似發生過小中風。但發生小中風後,有36.9%的人沒有做進一步檢查,69.4%沒有因此做體重控制,47.6%仍沒有運動,30.5%仍繼續喝酒、26.6%沒有因此戒菸,顯示國人不重視小中風的威脅。已愈來愈多專家反對將小中風和腦中風分開。胡漢華醫師說,「其實小中風發作和心臟病發一樣緊急,應該受到同等的重視」。不贊成區分小中風和腦中風這種沿襲傳統的做法。德國神經學家米爾一發現病人是小中風,就立即安排住院,他研究發現,將兩者區隔開來容易引起誤導,造成小中風病人心態上疏忽,復原狀況反而不如腦中風病人。
小檔案:
邱浩彰教授為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士;曾任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藥物安全評估委員、衛生署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委員、臺灣醫學雜誌主編、銓敘部因公撫卹疑似案件審查小組委員、實證醫學健康照護教師、新光醫院教育研究副院長、院務顧問等職;現任輔大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專長於重症肌無力、腦血管疾病、腦神經免疫醫學、週邊神經疾病等領域;具有台灣神經學學會神經專科醫師、神經重症專科醫師、台灣血液淨化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等證照;榮獲中日友好醫院敦聘為神經內科名譽顧問、中國 Machado-Joseph 病臨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學研究一等獎、台北市醫師公會第九屆杏林獎、淮海經濟區神經遺傳病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輔仁大學教師教學績優獎、行政院青輔會國際志工服務創意獎、SNQ 國家品質認證、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等榮譽11.JPG